16岁的少年小汪,
长得又高又壮,
最近却时常感到腰痛,
近日,在妈妈陪同下,
小汪来到本色tv全球免费视频
肾内二科就诊。
接诊的王琳主任医师,
对小汪进行了细致的体格检查,
除肥胖外,并未发现明显异常。
于是,王主任建议小汪行
血液生化检验及泌尿系彩超检查。
结果出来后,医生也吃惊不已!
泌尿系彩超显示,
小汪双肾体积均增大,
单个约16.5×7.5×6cm³大小,
而常人的肾脏体积约为
11×5.5×3.5cm³大小!
也就是说,小汪的肾脏
是正常肾脏体积的
1.5倍!
同时,小汪肾内有多个囊肿。
血液生化检查发现,
存在高尿酸血症,肾功能正常。
结合相关检查及家族史的情况,
王主任考虑小汪为
多囊肾病!
这是什么病,好治吗?
面对汪妈妈急切的询问,王主任向她讲解道,多囊肾病是一种遗传性慢性肾脏疾病,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,除新生儿和婴幼儿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,青少年及成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。
该疾病与基因突变有关,目前已知至少有3种突变基因,分别为1型多囊肾病基因(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gene 1,PKDl)、2型多囊肾病基因(PKD2)和3型多囊肾病基因(PKD3)。临床上所见80%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,在普通人群中该病发病率为1/1000-1/800,多发于30-50岁,因此亦称为“成人型多囊肾病”。目前,小汪年龄较小,所以暂时无明显临床症状。
如果患者父母一方携带显性致病基因,就会发病,其子代中有一半携带显性致病基因,也就意味着兄妹中有一半的发病机率,无性别上的差异。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内布满大小不一的囊肿,囊肿内充满浆液,随着病程的延长,囊肿进行性增多、变大,可引起局部出血、结石和感染,最终挤压正常肾组织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。这种疾病还可伴发肝囊肿、脑动脉瘤,可引发全身多系统严重病变。
接下来,该如何治疗呢?
很遗憾!因多囊肾病为基因突变疾病,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。在国外进行的临床试验发现一种药物——托伐普坦,能够减缓肾脏体积的增大和肾功能的恶化,但是因其可能引起消化道症状、血糖升高等多种不良反应,患者中途停药率高。对于有严重腰痛、血尿及腹胀的患者,亦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——肾囊肿去顶减压术,虽然可部分缓解不适症状,但远期疗效存在质疑。
这种疾病可以在产前诊断吗?
完全可以!临床使用的分子诊断方法常用于此疾病的确诊、产前诊断。有些家庭由于患者发病年龄晚,难以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,可通过基因测序来确诊。医生通过提取先证者静脉血或口腔粘膜等处的细胞DNA,将家系致病基因的目标序列进行捕获与测序定位,确定突变细节。后对胎儿羊水基因测序,通过连锁分析对先证者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,可了解胚胎有无获得亲本致病基因。
日常生活中,应注意什么?
对于未发病的未成年人而言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,现在小汪已经出现肥胖和高尿酸血症,应纠正平时多油多盐的饮食习惯,低嘌呤、低热量饮食,适量运动以减轻体重,同时监测高血压、预防高脂血症,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,以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。
最后,王主任建议孩子
行消化系统彩超和头颅MRI检查,
以排查肝囊肿及脑动脉瘤,
及时防治并发症。
听完医生讲述,
汪妈妈连连点头并表示,
将听从建议进行检查,
并定期带孩子来医院复查!
通讯科室:肾内二科
整编:宣传办
声明:本文仅为典型病例展示、健康科普宣教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
下一篇:没有了